虹口新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投资理财、热点新闻、生活百科、体育健康、教育科研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3-06-01 14:54:02
现实的魔幻之处就在于此,一方是互联网、金融行业集体抵制加班、抵制单休;一方则是工厂员工求着老板加班,996,甚至007,恨不得一年365天都在加班,因为不加班就没有钱拿。人们的悲欢并不相同。
国内比亚迪的普工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是所有车企里的下游,去年中秋一线每个工人就打发了一个月饼和一罐可乐。但是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管理团队工资水平是中上游,待遇和发展还是不错的。
长沙比亚迪员工的基础工资为1950元/月,这是8小时以内的正常劳动报酬,即需要一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,每周工作5天,时薪约为12.19元。这个时薪就相当于OpenAI在非洲肯尼亚雇佣劳动力的工资水平,不到2美元/小时。
长沙比亚迪工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加班费。工作日加班,时薪按1.5倍计算,双休日加班按2倍计算,国家公假日加班按3倍计算。这个就跟富士康一样,是传统电子厂的薪酬制度。
在这种“低底薪、高加班费”的薪资模式下,工人想要拿到较高的工资,就不得不加班,甚至“踊跃加班”。不加班的话,就只有底薪1950元,加班才能拿到更多。这不是比亚迪一家的情况,而是中国制造业普遍的情况。
除了和富士康一样的薪酬结构被人诟病,长沙比亚迪还出现了一个问题:产能下滑,工人没班加了。许多工人工作一个月,只能拿到3000多,4000多。其中,罚薪机制又很苛刻,请假一天,按双休日扣两倍,旷工一天,按国家公假日扣三倍。这种罚薪机制在东莞的小工厂里,也是非常常见的。
现在的降本增效,就是靠压榨员工,来降低成本,增加产能的。比亚迪在新能源车大杀四方的时候,也请回头看一看那些在后面拼命推车的人。如果国内车企是依靠压榨普通工人的生命才换来销售市场优势,那么这种优势又有什么可骄傲的呢?
离职潮的背后直面制造业寒冬
早在今年三月,长沙就曝出过一家不太知名的天际新能源车企停工停产的消息。而更早的时候威马汽车工厂停产、门店关闭、售后停滞、线上程序打不开等情况更是尘嚣网络。
很显然,2023年的车市无关燃油和新能源,大家的日子都不会像以前一样好过。
今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量分别为148万辆,而上险量数据显示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为122.3万辆。也就是说今年一季度又新增了25.7万辆的新能源库存车。考虑到4月份新能源销量还出现了环比下跌,截至4月底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库存至少都在106万辆以上。
2023年的第一季度的清算中,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的上险量是440798辆,但是同时根据比亚迪的产销报告,比亚迪的第一季度的累计销量是547917辆,所以光是比亚迪一家,在2023年的第一季度就增加了10多万辆的库存。热销车型秦plus、宋、唐等车型都遭遇了库存过剩的尴尬局面。作为一家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,比亚迪被爆在多个城市停车楼中有大量的库存汽车,被积尘覆盖。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3月比亚迪多款车型已经开启降价策略,但整体市场需求依然疲软。
目前,比亚迪在全国建成了10大生产基地,年规划总产能为400万辆。这就意味着,比亚迪可能会有100万辆的闲置产能。
特斯拉的存在证明普通车企工人的工资不应该这么低,比亚迪是不是也该给他们涨工资了?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暴增410.89%,达到41.3亿元。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厂,并不缺赚钱的能力,有责任在工人福利上做出应有的表率。